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换一张 注册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中国乡村网 > 三农资讯 > 社会视角 > 我国首期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青年研修班开营侧记 返回首页

我国首期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青年研修班开营侧记

时间:2019-06-24 18:12来源:三农B2B 作者:佚名
 

  传承千年农耕文明 培育乡村发展力量 乡村网

  ——我国首期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青年研修班开营侧记

内容来自http://xcwt.org/

  (记者 姚媛)为传承农耕文化,培育热爱乡村、研究乡村、服务乡村的后备力量,促进乡村振兴,2019年6月10日—15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协办的我国首次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青年研修班暨青年学子研习营在京开营,来自我国20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40位乡村青年、乡镇干部与中国农大9个学院50位青年师生就如何进一步发掘、保护、传承、发展我国具有数千年的农耕智慧文明,以及乡村发展进程中的困惑进行了面对面、开放式的交流、探讨。

乡村网

  

乡村网

  钱学军副校长在致辞中说,党中央将乡村振兴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农大专门设立“双一流”项目,旨在培育优秀的乡村青年和致力于遗产地研究与保护的青年师生,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青年工作队伍”。为此,中国农大特邀在乡村研究和农业文化遗产研究领域极具建树的8位教授,为研修班和研习营学员授课,目的是塑造时代新人,培育乡村的内生力量,希望借此倾听乡村青年和青年学子的心声,共同探索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内容来自http://xcwt.org/

  在开班第一天,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咨询小组轮值副主席闵庆文指出,农业文化遗产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日本佐渡岛稻田—朱鹮共生系统、中国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两个正面案例和菲律宾伊富高稻作梯田系统这一负面案例表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要避免三个误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能与现代农业发展对立起来、不能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对立起来、不能与农业文化遗产地发展对立起来。此外需要建立政策激励机制、产业促进机制和多方参与机制,从而实现保障食物安全、消除贫困、保护生物和文化多样性等目标。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是文化的概念,还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位一体密不可分。希望能够借助不同学会和学术团体,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力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联盟。 乡村网

  中国农业博物馆原馆长、农业农村部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曹幸穗告诉入营的学员,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要考虑对静态物质的保护,也要关注生产者、消费者、管理者、监督者的相关利益与责任。在保护过程中,农业系统的核心技术内容不能改变。农业文化遗产面临着自然环境变化、生产条件改变、村庄空巢消失、遗产认知缺失等挑战,可通过适当人工干预来解决,例如选拔培育可以适应气候变化的优良品种、把空巢化的遗产地交由专业部门管理等。一些地方将农业文化遗产地开发为旅游地之后,伴随着客流量的增长,病虫害等也将随之增加。因此,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应逐步克服农业文化遗产的濒危性。 中国乡村网

  著名农业生态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骆世明教授以“中国传统农业中的生态智慧”为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专题讲座,通过历史的纵向比较和国家地区间的横向比较介绍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生态智慧、传统农业的结构趋同现象和东西方农业发展的历史差异及其后续影响。骆教授尤其指出,相对于工业化农业,传统农业在善用自然上有着更为丰富的机制和手段。

内容来自http://xcwt.org/

   乡村网

  此外,中国农业大学朱启臻教授就“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教授就“基于小农生产和市场对接的试验”,中华商标协会地理标志分会副会长赖俊杰就“地理标志:目光之外的农业遗产”,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宋一青就“农民种子网络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就“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在每天就一个具体问题入营演讲。

http://xcwt.org/

  在一周的时间里,就专家的每一演讲,学员们畅所欲言的同时,也把平时在保护农耕文化工作中的困惑,一一与专家展开交流、探讨。“圈子里都在学习国外各种各样的农业发展方式,似乎国内没有拿得出手的。参加这次培训,让我们发现蕴藏在我们身边的我国数千年农耕文明的深厚底蕴的魅力,从中可以找到很多可持续发展的智慧。特别感谢这次能一起坐下来学习。”来自福建福州茉莉花种植和茶文化系统的王振兴高兴地说。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的基层带头人刘海庆说:“这几天入营集中并系统地对农业文化遗产事业的学习、梳理,让我看到我们大家对保护遗产的精神劲头,而许多困惑也得以一一释疑,让我们对如何进一步保护发展我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充满了信心。”来自广西龙胜龙脊梯田系统的基层干部吴日益说:几天的研修,自己一直心潮澎湃,在农业知识的殿堂,跟中国农业大学老师、同学们交流的每一个场景,都难以忘怀,无不展现出大家对传统农业和农村文化深深的热爱。 “这是一项‘种子’工程,把种子埋进土里,就是把希望放在心田;这也是一个告语青春的人生驿站。”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孙庆忠教授说,在研讨有关乡村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同时,农业文化遗产研习营的青年师生还将利用夏季暑期深入遗产地开展为期30天的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调查,奔赴河北涉县和云南绿春。此外,后续的研修班和研习营还将在2019年11月继续举办。 http://xcwt.org/

http://xcwt.org/


------分隔线----------------------------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村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北京人源汇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农业百强网站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京ICP备07014598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1号

乡村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9 china-villag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zgxcw@126.com  联系电话:010-56021399 15300064896 监督电话:18612925535

业务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