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 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换一张 注册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中国乡村网 > 乡村风采 > 自然风貌 > 陕西省凤凰古镇 返回首页

陕西省凤凰古镇

时间:2010-03-01 10:13来源: 作者:
 

 

 

柞水县的凤凰镇, 座落在在秦岭深处柞水县东南部45公里的社川河畔,辖区内山大沟深,林木葱翠,流泉清澈,空气纯净。凤凰镇依山傍水,曾被称作三叉河口。社川河、皂河、水碓沟河三水交汇于此,形成三角洲,凤凰镇便依山傍水建在这肥沃的三角洲上。镇南有一座山,名为凤凰山,因此后来这里又被称为凤凰嘴。根据当地史料记载,凤凰镇在唐代就开始有集市,而在清顺治年初,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的商人看中了此处水运交通便利的优势,便纷纷来到凤凰镇经商并安居下来。在清末民初,各类商埠字号、店铺钱庄遍布街巷,市井繁荣。凤凰镇逐渐成为秦岭以南连接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重要商贸集镇,有柞水“小上海”之称。北方的山货土特产经马帮和人力驮转至此,再经水路沿汉江运到汉口,而江南的丝绸、稻米也经水路运来,而后从旱路翻越秦岭送入关中。然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后,随着水运的萎缩和公路交通的改善,凤凰古镇逐渐失去了昔日的繁华,渐渐隐没在秦岭深山之中。尽管如此,现在在凤凰镇和周边地方,依然保留着许多老作坊和老手艺,如造纸坊、铁匠铺、丝织店等,还有那“老药行”、“古钱庄”、“永盛发”老字号等等。当地许多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中还依稀保留着古老的痕迹,不少居民至今还保持着清晨开张、傍晚打烊的生活习惯,恬静的生活、淳朴的民风宛若一处世外桃源,有史学家称其为具有楚韵的“江汉古镇活化石”。凤镇老街东西长2500米,南北宽10.6米。另有后街、南街和楼房林立的公路新街 乡村网

江汉古镇 陕南乡都
  柞水县凤凰古镇历史与风光景点介绍
  
  凤凰古镇位于柞水县社川河畔,座落在社川河、皂河沟、水滴沟三河出口交汇处“十字水”肥沃的三角洲上。背靠大梁山,面向凤凰山,有五寨护卫的鱼米之乡,它是全县闻名的商贸古集镇,人口稠密的大镇,经济繁荣的强镇,更是人文灵气的富镇。307省道穿镇而过,交通便利。地域行政现属凤凰镇凤镇街村所辖,这里是陕南的一颗明珠。当你踏上古镇的土地,就是走进了古镇历史画廊,就是进入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你身临其境,可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可以品味到歌亮、舞美、酒香;可以体验到古朴、幽静、典雅的江南境意。这里是陕西最可爱的地方。凤凰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距今有1400年的历史,至今保存完好。以四合院为主、古建筑大体沿袭徽派建筑风格,较具地方特点。2002年12月列入省级第四批“古建筑群居民”文物保护单位。 乡村网
  凤凰镇南有一座山,名为凤凰山,因此后来这里又被称为凤凰嘴。凤凰镇是一个经历了宋、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老镇。根据当地史料记载,凤凰镇在唐代就开始有集市,而在清顺治年初,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的商人看中了此处水运交通便利的优势,便纷纷来到凤凰镇经商并安居下来。在清末民初,各类商埠字号、店铺钱庄遍布街巷,市井繁荣,形成了32个大的商号,凤凰镇逐渐成为秦岭以南连接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重要商贸集镇,有柞水“小上海”之称。北方的山货土特产经马帮和人力驮转至此,再经水路沿汉江运到汉口,而江南的丝绸、稻米也经水路运来,而后从旱路翻越秦岭送入关中。
  在这条东西两千多米长的古镇上至今仍完好保留着120多座明清时期的民居。沿主街有一条石板覆盖的小溪,另有一条与之垂直的小溪穿镇而过,形成十字形水系。老街两旁靠街全是商铺,商铺后面是住宅,这一格局颇似云南的丽江古城。临街大门一般用结实耐磨的核桃木或漆木板做成,用土漆油染,明净光亮;门墩为石雕花卉。商铺铺面宽不盈丈,宅深却达三四十米,据说铺面的间数和房屋的纵深度都代表了当时主人的富裕程度。老街两旁的房屋都是三进三开,三个院子是逐层升高。院落的格局基本为四面坡向中央的天井,天井中有暗管将雨水排出室外,这种民居形式称为“四水归堂”,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房屋用块石砌屋基,用青砖砌墙;屋顶呈人字形,每间房均用寸板镶铺,敷泥上瓦后,再在两沟瓦中缝再敷一层敷沟瓦,以防当地暴雨期间瓦沟水横溢流入屋内;屋檐前均用滴水瓦,防止雨水散布。凤凰镇的民居与关中等北方地区的民居不同,从外观上看,它更像徽州民居,粉墙青瓦,屋脊中央和两旁均有装饰,正中为莲花或梅花,两边有兽脊或龙头。大户人家的门楣上有木雕,防潮柱子是石制柱础,石材均是通过水路从外省运来的。房屋山墙由下檐而上,筑有与屋脊齐平的防火墙,以防邻房失火蔓延。 内容来自http://xcwt.org/
    古镇像磁铁吸住时间和历史,“古镇一幅画,群山四季诗。夜听三江歌,白观五寨景。”“千年古镇一幅画,百里田舍几重烟”。这里除文物厚重,民风淳朴外, 凤凰镇还出产多种中草药,其他还有皮纸、打铁、纺花、纸扎、竹编、刺绣等。这里盛产核桃、板栗、香椿、黑木耳和银杏果。这里的风味小吃绿色天然,有神仙豆腐、洋芋糍粑、豆酱腊肉、苦荞凉粉等,单是其名字就令人馋涎欲滴。这里流行汉剧二簧、柞水花鼓,这里到处吟唱着山歌小调。
  然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后,随着水运的萎缩和公路交通的改善,凤凰古镇逐渐失去了昔日的繁华,渐渐隐没在秦岭深山之中。当地许多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中还依稀保留着古老的痕迹,不少居民至今还保持着清晨开张、傍晚打烊的生活习惯,恬静的生活、淳朴的民风宛若一处世外桃源,有史学家称其为具有楚韵的“江汉古镇活化石”。

乡村网


  一、古镇历史
   古镇民居老街初建盛唐,兴于明清时期。现保留着明清代所建造的,有轴线聚集的民居老街和“鲤鱼状”辐射的联体建筑群,所形成的古朴文雅的老民居市景街巷,被史学界惊称:具有楚韵的“江汉古镇活化石”。
   古镇是历史上,自唐代开始,经历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民国10个朝代,基层政权组织的所在地,至今有1400余年。据考史料记载:在唐、宋、金以前称“三岔河口”;元代称“社川河乡都”;明成化十五年后(1479年)称“社川里”、“上孟里”;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称“凤凰嘴”(时设凤镇区、又叫东二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更名为“凤凰镇”。其行政区划,自明代景泰三年(1452年)起,归受镇安县管理500余年,到1961年起,划归柞水县管理至今。
本文来中国乡村网

    古镇的兴建与保存历渡坎坷之旅。从首批湖广移民(南人)聚居开发到后来秦晋流徒(北人)定居建街立市,存在“三毁三建”,不断完善“凤凰于飞”走向今天。
    唐武德八年(625年)吴楚等地53户首批移民接受朝庭均田,来“三岔河口”定居,开发垦殖,形成的居民点,就在古镇中街(今刘正英家院已出土唐代大块花面空格砖实物)。
    明代末崇祯与清初顺治年间(1633-1650年)农民军李自成部往来驻扎“社川里”游击休整以及巢窑之风作乱,明、清官兵多次与义军交战,街房多焚。到康熙十四年(1675年)九月,吴三桂反于云南贵州,自任平西王。时任陕西提督王辅臣附吴叛清,王协吴三桂,以“李自成之巢穴”之罪,清剿“社川里”,民死于锋镝,街房焚荡一空,地亩荒芜。
    清顺治十五年,经康熙盛世年到乾隆三十年(1658-1765年)三代一百余年中,三次推行迁海法令,驱赶濒海居民、滋生江淮洪涝灾民、安置荆襄流民,到“上孟里”插草为标圈地,垦荒复种,建房扩市,自称“下湖人”居民达147户。 本文来中国乡村网
    在嘉庆十三年(1808年)金陵籍康茂才后裔康永盛,奠居“上孟里”(今凤凰街),经理家政,相宅安业,提凤镇街土地一契及铺房地基,广建街房门面,广招商客和手艺人,疏通汤(峪)谷(城)骡马驿道,金钱河水路航运,开通商流、人流、物流,新建街房百余间,商业为一时繁荣之最,誉之“小上海”之称。
    民国三年(1913年)三月一日,河南省“公民讨伐军”首领白郎率军三万余人,入“凤凰嘴”,破寨掳兵,焚毁街面房店200余间,民多逃往深山异地,商业零落、田地荒芜。到民国十七年至二十年(1929-1931年),陕西大旱三年,秦川赤地千里,饥民纷纷进山乞食,流徒灾民定居。加之明清两代,从山西省洪桐县广济寺大槐树移民局迁来补允定居的北人,自称“本地人”。凤凰镇居民增多,街市巷道扩大延长,这里便成了南人与北人的人口杂居地,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水乳交融,风俗民情丰富多彩。 本文来中国乡村网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六月和二十九年(1940年)六月十八日,“凤凰嘴”先后两次被洪水浸洗,小街房屋(又称西街,现叫上街)被社川河和水滴沟洪水和泥沙淹没,古镇中街、下街、骡马巷、后街基本保留清代和民国建筑。建国后,水毁的上街河堤不断加固,新建楼房,现在是凤凰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古镇周围街市巷井向东、西、北三角方向延建,自然形成不同质量,各具特色布局错位,经济互补的建筑群体风格。
  本文来中国乡村网

二、风光景点
  
   (一)特色看点:
   1、“S”型街
   在街道呈现出“S”型,他是依山傍水,应自然地形而修建,是古镇的核心。街市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主(前)街长约750米,宽约200米,主街旧时均用青石板铺路面,现虽改成水泥铺盖,街道东西走向和两侧居民铺店基本保留当年的格局和风貌,“S”型风格为商洛独具。背街小巷路面仍为河卵石拼花的道路,依旧古香古色,户与户联结的封火墙、马头墙、石雕柱头石,可以折御的优质木板结构的铺门面,为商业运作和减少木质腐朽,带来了便利和适用,沿街明、清商贸运作方式古风依旧。“S”型主街轴线由西向东延伸,像条大鲤鱼,张嘴(飞檐)摆尾,汲水(水滴沟)浩身。鱼侧卧在南北两山状如蓬花的山脚河畔,“四水”(天河渠、排污渠、防火渠、社川河)之间,水中“鲤鱼穿莲”的造街鸟瞰图案,相传是鱼班按《易经》学说“生生为易”而设计的。这条古街“一波三折”和“三条水渠”,凸现出昔日建筑设计师的聪明才智,其中内涵玄机折理众说云云。道教说是“通气与聚气”的正体结合;兵家讲是:“冷兵器战争中,攻与访”的辨证运用;消防人员说是:“封火墙可防失火,街前院后有水渠灭火方便,三折街道能遮挡火势方向”;水利师却道出:“多渠道排污防洪,不同走向的房屋可以堵水,是人与自然灾害斗争的经验总结”;佛教却解释“S”型与“两条直线”是人类为善,永不交叉,不争不斗和“生命无限延长”;南方人体会是“水是生命之源,水在街中,街在水中,上善若水,为江南水乡之建筑风韵”。请你站在不同角度上,身临其境,深入遐想,也会许找到更好的答案。这条古街严谨合理的建筑布置,为各学科提供了重要的科考价值。 http://xcwt.org/
2、建 筑 群
   凤镇街民居建筑群,多数为联体建筑,虽建筑年代不一,可算是一部反映商业重镇的发展史书。街中多数古建筑保持良好,虽有破旧断垣残斜,成为历史的外壳,也不失昔日的繁荣景象。清代建筑主要有:永泰丰商店(347号)、菇聚兴药行(365号),永盛发商店(337号)、富仁昌商号(339号)、积善所(360号)、日兴茂商店(335号)、日兴成商店(329号)、长发祥商店(338号)、乾盛成染房(327号)、丰源和钱庄(660号)、银得楼(309号)、谦懿德商店(162号)等等,均是二、三、五开间的深宅大院,房子为二层,这些四合院立架式土木结构,个别是架式砖木结构。房子门口不算大,但进深颇为狭长,内有二个到三个天井院,长达30-50米,均属斜坡状,便于泄水,院落尽头面对山景临水风光,一派田园景象。各种深宅大院虽有独立,却与左邻右舍建筑联为一体,有“各安自己梁,同用一面墙”之说。 内容来自http://xcwt.org/
   每幢古宅都有自己的天井、厅堂、小园、花园、木楼梯、下水道、排水孔。无论南方的天井院或北方的四合院,还是安徽的宏丽牌坊园弟建筑,院落上下两层皆有木质铆合的立架式构件,上下左右联结成一个整体。基部用石头、青砖砌基,院沿坎铺设青石条,结实耐磨。房屋结构别致,异常精巧,外人入宅院宛入迷宫。院主重视房脊、门窗、门楣的花色图案寓意想象,描金、彩绘、装饰。石、砖、木、泥、瓦精工细雕,各显其美。虽经历史长则三百多年,短则百余年,至今犹如新出,鲜艳耀目。当你身置其中,你仿佛走进漫长的时空隧道,仿佛走进了“商海盛世”的龙门阵里,仿佛走进了昔日商贸标本的“冷藏库”,一定会悟出许多哲理来。
   3、老药行
   在古街游览,最引人注目的是“茹聚兴药行”。其木雕门楣牌坊,是民居中最有名的一座。建造人因受徽州程朱理学派影响,门弟多数“修祠堂,建园弟,重楼宏丽”,牌坊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这座牌坊古朴典雅,工艺精细,蔚为壮观,吸引着行人的眼珠,驻足欣赏。每一个图案组成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故事。

中国乡村网


   你看,颇大的8对金鼓石墩撑起一座砖木结构的大厦,门楣的木雕画面,无论从前从侧面看,都以“三阳开泰”、“福禄寿临”、“二龙戏珠”、“六合同春”、“麒麟送子”、“五福庆寿”、“福寿康宁”为顺序,这在封建社会是一种理想象征;仰望高茸的升递状的防火墙,檐下云牙飞舞,象征“上交天子”,它是挑战当地富豪的权威;院骨木结构的龙门架,青砖灰瓦红色墙,砌院井的长石条,表示“藏镪百万”;前院正悬透刻木雕“岐黄济世”四个大字,连续三进深宅大院多个明清时期不同造型的门窗、照枋、檐瓦、水漏孔相互配衬,以木、石、砖的花饰群体连续组合相互唱和,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地域文化特色。
   追溯一下老药行的历史,正如《康氏家谱》记载的,凤凰嘴“地狭人稠,力耕所出,不足以供,仰给四方”,这是历史上形成凤商的原因。清代中期是凤商发展的黄金时代,嘉庆戊辰年(1808年)康永盛来这里定居理家,在道光壬寅年(1842年)从经商南方请来高工匠、巧艺人员出巨资修建了这座庄院,起商号名为“永盛和”,在经营中药中,乐于资助亲友,养老恤贫,诚和四邻,为一般人所不及。 本文来中国乡村网
   咸丰庚申年(1860年),山阳籍南宽坪名医茹含林先生带来三个儿子(先炎、先海、先润)落户,以染布、鞭炮,烧酒专业生产积累金银,收购了“永盛和药行”,创建了“茹聚兴药铺”。同时精心打造,推出新招,开展养殖熊、蛇,栽植名贵药草,以法炮制,诚待患者,受到村民的爱戴,民称活人“寿世堂”。在任凤镇街稽查药品客头时,他还举重以师带徒,培养接班人,长子(德印)学西医,次子(德寿)学中医,都医德高尚,学有成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接救伤员,掩护骨干,为民兵送药,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称为当地“茹红医”,受到党和政府的保护。
   徽牌房伴以老药行、古街道、古建筑、古山寨,在广阔的田园风光,秀丽的风凰山景,江南水色映照下,使昔日“老药行”焕发青春,成为游人拍照摄影基地。陕西电视台老导演爱新觉罗•启新说:它是“凤凰迷院”。《院长大人》、《秦岭女儿》等多部影视名剧在此拍摄。

中国乡村网


  
   4、古钱庄
   凤镇古街中部,有一座如同湖南湘西凤凰城里大文人沈从文(1902-1988年)故住的岭南建筑天井院,宽畅亮丽。深宅大院里融合“三教”和“南北”文化,其木、石、泥雕艺术醒目,山墙巍峨,雕檐斗拱,雕梁画栋,而不泛轩昂气势,它就是“丰源和钱庄”。钱庄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四月二十六日,由湖北籍张源出资修建的货栈银库。这期间中国正处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丧权辱国之际,张源奉清政府割地赔款之急需,从山阳县城来此地,找到小岭镇马耳峡大银矿山(现陕西银矿),掘洞炼粗银,再运武汉银币铸造厂,精制“圆宝”、“银元”送往朝庭赔款。据说,大清国库中十分之一的银两都是从这里运出的。张源庄主造银发财之后,速拓展经营资本,先后在山阳、商县、蓝田葛牌镇等处设立分号,有七十二个摊子(分号)之说。后代张合亭以银钱捐任道台,民谣说:“合亭从家到西安,沿途不歇他人店。”张在造银钱的同时,用细白布印制钱票,俗称“鎏子”,加盖图章熬炼桐油涂染,票面有一、贰、伍、拾串文数种,折抵现额投放,随时可以兑现。其子孙生活腐化,吸食鸦片毒,置身事外,企业渐危倒闭。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各处“摊子”俱为管理人民侵蚀一空。当地民间传说“丰源和塌了,二掌柜发了。”“丰源和钱庄”的研究价值,他如“出土文物”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极大关注,副省长巩德顺2005年正月六日调研时说:“它是深山殿堂”。 乡村网
   民国十四年(1925年)“张和亭钱庄”又遇遭北洋军阀刘镇华部驻防凤凰镇,镇压神团,残害百姓,官绅兵痞,拥武称霸,地方武装乱如牛毛。在无力维持下,拍卖给山阳县天主教神甫马冀笃(意大利人)传授天主教之用。由于天主教只承认一个天主,此外不信他神,故加入天主教人不能信风水、不择吉日、不算命卜卦,不祭祀鬼魂,与当地道教相悖,难以发展教徒,自行撤离。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山阳县杨家以两千大洋将这座院宅转卖给康名杨,创办镇安东二区第五高级小学。民国二十五年(1946年)该校改称为凤镇中心国民学校,至到1958年培养近千名人才,军政商学工门类俱全,各领风骚,是凤凰镇文化教育史册中的一处“闪光点”。
   院内保存着晚清仿制的明代“抱鼓石”两个,它由含金花岗岩石制作,由阳刻“丹凤朝阳”、“凤凰戏牡丹”、“麒麟吐玉书”、“书香门弟开”图案,石鼓在阳光下“金光闪闪”;还有大清光绪十七年仲夏上浣立(1892年7月10日)“奉示禁赌”残壁一块,上书有“禁赌为朝庭之首,……吸食鸦片谈猖狂。重则葬命,轻者倾囊……。议处警戒,莫忘嗣后”等语,是柞水县级历史文物;古钱庄原制作的外圆内方的“水漏石钱”安装在排水孔处,象征着“走的是水留下的是钱”;院内“天井”四水归堂,将“丁”型光线收拢院中,隐喻广揽天下发达财,它是富贵的象征。后院有黄金树(红豆杉)、救命粮(火棘)、梧桐树、春树王、松竹梅、忘忧草、索椤树,格外迷人,显示庄主柯先生热爱生活高尚情操。 http://xcwt.org/
   昔日“古钱庄”,今日“大社会”,它的政治教育、文化新风,不可小觑,它是古镇文明建设的缩影,是《悲情母子》、《秦岭的女儿》、《无硝烟的战争》等多部影视片拍摄点,这里爱国教育代代相传,“禁毒创无”声响全国,扶残济困花开商洛,旅游开发抢食蹿红,吸 本文来中国乡村网

柞水县的凤凰古镇座落在秦岭深处柞水县东南部45公里的社川河畔,是一个经历了宋、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老镇。根据当地史料记载,凤凰镇在唐代就开始有集市,而在清顺治年初,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的商人看中了此处水运交通便利的优势,便纷纷来到凤凰镇经商并安居下来。在清末民初,各类商埠字号、店铺钱庄遍布街巷,市井繁荣。凤凰镇逐渐成为秦岭以南连接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重要商贸集镇,有柞水“小上海”之称。
这里为什么叫凤凰镇呢,当地的居民介绍,那是因为古镇的建筑格局是按照一只飞腾的凤凰建造的,每当夜晚灯火燃起的时候,站在镇东面山上俯瞰,网状般的街道便可勾画出一只展翅的火凤凰,左翅亮痕,便是“S”型老街的中央街道。可惜没有过夜,那美丽的传说不能亲眼看见了。

http://xcwt.org/

 

本文来中国乡村网

 

http://xcwt.org/

 

中国乡村网

  内容来自http://xcwt.org/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乡村网-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农业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中国三农信息发布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中国新农村发展建设协会 主办 京ICP备07014598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640

Copyright © 2004-2015 china-villag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zgxcw@126.com 联系电话:010-68018828 010-56222885 4000—789—008

业务洽谈:18610056221 技术咨询:18612925532

客服QQ:  业务洽谈QQ: